抵抗力弱的人該吃益生菌嗎
《破解養生的迷思》修訂版業已於2013年9月出書!
《破解養生的迷思----國際級學術研究中的保健品真相》內文精選
作者: 朱槿梵
!!!消基會推薦!!!
益生菌(Probiotic)補充劑甚至會惡化過敏性疾病
許多廣告大肆宣傳益生菌功效,還標榜完全沒有副作用,最適合孕婦、幼兒及老年人!而那樣補充微生物真的不會帶來任何健康風險嗎?
其實「益生菌」是個被過度濫用的名詞,因為並非含有A菌、B菌或酵母菌的產品就叫作益生菌;目前各菌株的保健功效還未獲得充分的證明,而且大部份產品無法提供腸道足夠的活菌。
從理論上講,益生菌雖然可協助腸道建立正常的菌群,但它調節生理的影響其實並不明顯,因為體內龐大的常駐菌已形成穩定的優勢組合。真正需要補充的族群是菌相不穩的嬰幼兒、菌種改變的老年人、以及菌群紊亂的胃腸病患者,不過這類人的免疫力普遍較差,一般無害的益生菌反而可能給他們帶來感染的風險,甚至在免疫缺陷者身上造成致命的敗血症。此外,一些益生菌會分泌消化酶破壞抗生素的治療效果,還轉移耐藥性基因給病菌。
而在減輕過敏方面,科學界也不建議孕婦和新生兒服用益生菌。儘管若干文獻顯示,益生菌可幫助家族有過敏史的小孩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罹患率,但是其它的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結果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它本身甚至可能導致過敏或自體免疫疾病。所以益生菌的好處說得出、吃不到,由它帶來的保健優點還伴隨副作用的陰影!
至於各方研究結果之所以不一,除了涉及證明過程是否有瑕疵外,還必須考慮益生菌的保健功效具備菌株特異性。菌株主要是指同種微生物、但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,而不同菌株所提供的作用可能並不一樣。換句話說,在某群人中進行的一個菌株臨床試驗的結果,並不能自動推廣到其它的菌株或生理狀態不同的受試者中。
難怪2010年10月21日聯合報的新聞〈宣傳益生菌好處,歐盟重罰〉報導:「歐洲食品安全局指出,號稱含有益生菌的優格、優酪乳和發酵乳等飲料,對幫助消化和增進免疫力並沒有用,因此禁止生產這類產品的公司宣稱有這些好處。……這些說法不是太籠統,就是無法證明。」同樣地,補充劑也好不到哪去!因為大多數的產品其實都是死菌;即使是活菌,亦難以通過胃腸的消化,所以對於腸道菌群失衡的現象發揮不了多少影響。
日常食品中的乳酪、優格或優酪乳主要是由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加工製成,另外還包括雙歧桿菌及其它的乳桿菌。這些發酵乳有長久的食用歷史,安全性已獲得廣泛的認同。世界衛生組織的公告聲明,它們「通常被視為安全」(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,GRAS)。所謂「GRAS」是指在特定條件下的安全級別,亦即添加這類微生物、按照傳統方法生產的乳製品被視為安全。不過菌株本身並未列入 「GRAS」;也就是說,純化出來的補充劑可能有安全上的疑慮。
雖然服用益生菌而遭受感染的機率在普通人群中很低,不過在免疫缺陷者身上卻可能發生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,所以補充益生菌的首要條件為安全性。目前新的菌株不斷地投入市場,這些產品是否具備傳統菌種的安全性,至今仍意見分歧。無論如何,新開發的菌株在銷售之前都應該經過徹底研究,檢驗其風險和效益;但由於缺乏強制規定及審核標準,真正能自動自發、為消費者安全把關的廠商又有幾個呢?
綜合考慮益生菌的風險和效益,最好是以傳統的發酵乳品來代替安全性不明的菌株補充劑。就算無法幫助消化、增強免疫力,起碼前者的營養價值類似鮮奶,能提供維生素D和鈣等多種營養素。如果非要服用純化的益生菌,應該請醫生評估後開立處方箋,而不是自行亂買安全性缺乏證明的保健食品。另外建議選擇來自歐盟區的補充劑,因為那裡的菌株會受到不得有可轉移耐藥性基因的限制,其它地區則無類似規範,大家吃下後只能自求多福了!
評價:☆☆☆(不需服用;看不出對健康有益)
( 2010年10月21日[中央社]:益生菌飲料有益人體,恐誇大----業者稱益生菌飲料能增強免疫系統並幫助消化。但是根據歐盟監管機構,益生菌飲品及相關補品的功效未盡如業者所誇稱的那樣。)
如須轉載, 應標示書名及作者之名 !
更多精采書訊,請見凡識書屋部落格http://vansbookclub.blogspot.com。